來源: 潞安化工集團網站 時間:2025-01-10 10:06:29
——2024年終報道之創新篇
山西是國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肩負著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的重大使命任務。在國家“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中,提出要推動能源技術革命,帶動產業升級。
初心如磐踐使命,奮楫篤行啟新程。作為省屬重點國企,一年來,集團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堅持創新引領發展,依靠科技創新,破解企業發展難題,培育新質生產力,持續推動企業由資源依賴型向創新驅動型轉變,支撐引領高質量發展不斷開創新局面。
逐夢科技“藍海”持續推進核心技術構建和成果轉化
作為國有企業,只有加速成長為原始創新的組織者、核心技術的供給者、市場應用的先行者,才有可能在夯實大國經濟根基、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擔當更大責任、發揮更大作用。
一年來,集團持續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構建和技術成果轉化,緊盯關鍵問題帶頭攻關,積極承擔國家及省部級重點研發項目,加強項目銜接和動態監測,整體加快技術攻關進程,取得了一次次重大突破。
2024年11月,山西井下直徑最大的盾構機“潞盾一號”在南六1#回風下山掘進月度進尺達339.6米,創造了始發以來最高紀錄,刷新了集團大斷面巖巷月度掘進進尺最高紀錄。新紀錄的產生,標志著集團在巖巷快速掘進方面取得了關鍵性突破,集團生產掘進核心功能和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
走進潞安化工機械集團,一個個身高約30米、體重500多噸、腰圍5米左右,名叫“晉華爐3.0”的“大家伙”惹人注目。“晉華爐”來歷不凡,它由潞安化工機械集團與清華大學歷經20余年持續研發。目前,已從1.0版、2.0版逐步迭代升級為3.0版,獲得國家專利153項,近3年在國內市場的占有率位居前列。從只吃“細糧”到“三高”煤吃干榨盡,已成為推動能源革命、實現“雙碳”目標的“國之重器”,不僅廣泛應用于國內煤化工企業,還首次出口非洲,為“一帶一路”建設增光添彩。目前,潞安化工機械集團正加快晉華爐4.0研發進度,進一步打造國內頂尖、國際領先的化工和新能源裝備制造綜合性平臺。
在位于王莊煤礦北矸石山的潞安光伏發電項目現場,沿山路而行,不時就能看到一排排整齊的光伏板在藍天的映襯下,享受著“陽光浴”,將光能源源不斷地轉化為電能。“從7月份開始,一期25MW項目全部并網發電。截至目前,累計輸送綠色電能1400萬千瓦時,相當于節約標煤4200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3萬噸,進一步優化了能源產業結構布局。”集團新能源項目開發辦公室副主任田沖說。
此外,集團還依托百萬噸級煤間接液化裝置,讓煤炭變換萬千形態,釋放更多價值。生產高密度燃料油、高端潤滑油基礎油、液體石蠟等系列產品,開發出5大類54種產品270個型號煤基合成產品,多種產品填補國內市場空白;自主研發助熔劑,實現氣化爐單燒本地煤,推動了現代煤化工關鍵核心技術進步。
搭建創新平臺 統籌多類型、多層次創新平臺合力攻堅
2024年7月18日,集團與懷柔實驗室山西研究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圍繞煤氣化項目、低濃度瓦斯富集項目、固廢利用項目,結合科技創新發展方向、企業發展實際需求等進行了深入交流。
與懷柔實驗室山西研究院的合作,既是集團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舉措,也是集團踐行產學研合作、推動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生動實踐。
一年來,集團持續提升創新平臺運行效能。國家煤基合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費托合成尾氣芳構化關鍵技術示范”通過72小時連續運行考核,“費托基Ⅲ+類潤滑油基礎油生產關鍵技術”研發工作基本完成;集團技術中心順利通過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評價,全國排名從891躍升至203。
此外,集團積極申報科技創新平臺,潞安化工機械集團獲批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集團博士后工作站達到3個。煤基合成化學品山西省實驗室獲批籌建并揭牌,潞安化工機械集團技術中心被認定為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煤炭大型氣化技術創新中心”獲得省科技廳批準建設。科瀛公司被認定為“山西省聚氨酯彈性體應用開發中試基地”。
除了持續提升創新平臺的運行效能和積極申報科技創新平臺,集團還注重強化科技型企業的建設與培育。
天脊集團等12家高新技術企業通過新一輪重新認定。新疆國泰新華首次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潞安環能成功入選創建世界一流專精特新示范企業名單,是山西省唯一一家。太行潤滑科技公司、潞安化工機械集團分別被評為國家級和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科通化工等7家企業入選山西省“專精特新”企業。潞安化機被國務院國資委評為“科改示范行動優秀企業”。
目前,集團已擁有國家級創新平臺7個,省級創新平臺20個,高新技術企業13戶,專精特新企業7戶,初步形成了多類型、多層次科技創新平臺體系。
勇于探路領跑 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2024年7月29日,天朗氣清。集團第一屆科學技術大會在“人人創新”“萬眾創新”的氛圍中隆重召開。一個個創新成果的涌現,昭示著集團技術科研人員務實進取的創新精神;一次次掌聲的雷動,傳遞著潞安人唯創者先、科技興企的決心意志;一項項舉措的推出,凝聚著集團黨委做好科技創新工作的心血和汗水。
一年來,集團在大力推進核心技術構建和成果轉化的生動實踐中,不乏基層單位探路領跑的矯健身影。
王莊煤礦深入踐行精益思想指導下的“算賬”文化,加快構建競爭者思維和視野,把科技創新作為戰略主抓手和發展原動力,為確保巷道支護技術保持高瓦斯巷道圍巖的穩定性,其團隊開展了“深部圍巖應力瓦斯脈動卸壓協調支護機理及技術研究”。該項目的成功實施,是深部圍巖穩定控制和煤層瓦斯管理領域的重要突破,對于沁水煤田深部資源開采工藝的改進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天脊集團堅持創新是企業發展的第一驅動力,在做好傳統煤化工產業的基礎上,對標高端、深挖潛力,在推動企業產品轉型和迭代升級方面,針對己二酸、尼龍66鹽等高端產品的戰略布局,自主研發并實施了“雙加壓法生產68%~70%稀硝酸工藝技術的開發與應用”項目。該項目是國內首套實現年產27萬噸雙加壓法生產68%~70%稀硝酸的工藝技術及裝置,填補了國內技術上的空白,開辟了我國生產高濃度稀硝酸的一種新工藝技術路線,對硝酸及其下游產業的發展具有積極的示范和推動作用。
潞安產業技術研究院針對聚酰胺結晶度低、吸水性強、尺寸穩定性差、加工穩定性差等固有弊端嚴重制約聚酰胺樹脂加工成型方式的選擇和制品應用這一實際,從兩個方面尋求突破,在國內率先設計并開發了包括雙丙二酸酯類紫外線吸收劑、受阻胺類多功能穩定化助劑、褐煤蠟酸皂類成核劑和聚合型環氧官能化擴鏈劑等復合物關鍵助劑的合成與應用工藝,并通過了山西省科技廳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鑒定成果均為國際先進水平。
為進一步構建開放合作的科技創新生態,一年來,集團不斷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落實《科技項目組運行管理辦法》,啟動“442”成果收益獎勵機制,強力實施人才強企工程,依托科研項目和“五小”活動,打造自主專職研發隊伍、實戰型工程技術隊伍、群眾性小改小革隊伍,引進高端人才,新立科技項目400余項,并圓滿完成了煤炭、化工及社會通用類工種的培訓考核任務,為企業的持續創新提供了堅實保障。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行而不輟,未來可期。當前,集團“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的風帆已經揚起,“以關鍵變量撬動強勁增量”的號角已經吹響,讓我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一根本要求,以能源革命、轉型發展為重點,不斷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努力攀登科技發展高峰,讓企業真正插上科技的翅膀。
(文 孟濤濤)
責任編輯:郝佳麗
潞安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山西省長治市襄垣縣侯堡鎮
網站內容維護:集團新聞中心
Copyright : 2013-2021 Chinal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晉ICP備09009176號
本網站所刊登的各類信息,均為潞安化工集團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