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潞安化工集團網站 時間:2025-01-17 09:56:25
——2024年終報道之綠色發展篇
一眼望去,數不清的光伏板如同“藍海”在矸石山上延展,將昔日的廢棄矸石山裝扮成了一片科技感十足的綠色能源基地,生態與科技的融合之美,如一幅生動的畫卷徐徐鋪展。
2024年,日最高發電量達到15萬度,預計年產清潔電力3300多萬度、節約標煤1萬噸、減排二氧化碳3萬噸……
自2024年5月份開始,集團利用矸石山、沉陷區、渣場等閑置場地建成的一期25MW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已陸續并網,盤活了內部閑置土地資源,提升了節能降碳能力,為集團加速實現“雙碳”目標和能耗“雙控”任務注入強勁動力。
2024年,集團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綠色低碳為發展底色,落實“雙碳”戰略,將綠色轉型貫穿于企業發展全過程、各方面,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道路,持續培育綠色競爭力。
1-11月份,集團64家單位共實施節能降耗措施401項,綜合能源消費量較預計值降低5.05%。
聞綠而動 以技術創新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
作為清潔能源的“生力軍”,氫被認為是第三次能源革命中的重要載體。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了建立一批“零碳園區”,給氫能產業發展提供了新的政策支撐。
然而,要想制造出氫氣,離不開關鍵設備——電解槽。
12月21日,山西省首臺堿性水電解槽(晉華槽)在潞安化工機械集團亮相揭幕。該設備產氫量每小時可達1000標方,綜合性能國內領先。
“我們通過聯合攻關,成功打造出低能耗、強波動的堿性電解水制氫裝備——晉華槽,并建設了山西省首條GW級電解槽自動化生產線。”化工事業部相關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告訴記者。
“晉華槽”的研制成功,是集團積極響應國家氫能發展戰略,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綠色發展為目標,穩步推進氫能多元化示范應用的成果,對于山西省氫能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024年,集團將綠色理念深植于傳統煤礦開采中,推廣實施長短壁充填開采、覆巖離層注漿開采等工藝,加快智能化礦井建設和洗煤廠智能化提升改造,持續提升關鍵核心技術水平。
2024年,在常村煤礦S2采區條帶式充填開采現場,實現了“人機同步走、進尺不停留”,單月條帶掘進進尺從250米提高到375米。
“我們優化掘進開口工藝和工序銜接,采用平行作業方式,破解了充填開采效率不高的難題,確保條帶式充填開采指標高效完成。”常村煤礦掘進科科長曹雁鴻說。
常村煤礦積極推進綠色開采技術應用,對條帶式充填開采保障措施、實施流程進行完善,協同發力解決生產難題,2024年充填8.64萬方膏體,置換煤炭12.1萬噸,處理矸石9.5萬噸。
向綠而行 以節能降碳助推煤炭清潔高效利用
瓦斯(煤層氣)是煤礦開采過程中釋放出的主要溫室氣體之一,如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并將其轉化為有價值的能源或化工原料,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是煤礦亟需解決的關鍵課題。
這些曾經令人頭疼的廢氣,在余吾煤業公司北風井,通過低濃度瓦斯發電和乏風氧化熱電聯供項目,化身為清潔電能,平均年發電量約4100萬KW·h,二氧化碳減排當量32.4萬噸,節約標準煤2.02萬噸,兩個項目每年為煤礦節省電費約700萬元,申請瓦斯利用補貼440萬元。乏風氧化熱電聯供項目更是完全替代煤礦原有4臺8噸燃煤熱風爐,年為煤礦節省供暖成本約1500萬元。
在古城煤礦,中央風井瓦斯氧化熱電聯供項目可將高于0.3 濃度的瓦斯回收利用后,用于發電或者供暖,每年可摧毀瓦斯5000萬m3以上,年發電量超過1.1億千瓦時,為古城煤礦節約取暖費及供應澡堂熱水,全年可節約費用約1700萬元,年可節約標煤4.4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超100萬噸。
在瓦斯綜合利用項目之下,“變廢為寶、變害為寶”不僅是一項創新性的舉措,也是集團對國家“雙碳”戰略的深情告白和堅定實踐,詮釋了新質生產力的天然內涵。
在古城煤礦選煤廠控制室內,一條條關鍵工藝參數正實時傳輸到控制系統。這項自動化改造是通過安裝傳感器和監控設備,將數據實時傳輸。在經過精確計算后,系統能夠自動調節設備的運行狀態,減少設備使用量和電力消耗。
這僅僅是集團節能減排工作的一個縮影。集團做好污染物綜合治理、廢物資源化利用等環保工程,拓展賦能低碳的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將綠色低碳的關鍵變量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
1-11月份,集團64家單位綜合能源消費量預算值為1030.46萬噸標準煤,實際完成值為1085.32萬噸標準煤,節能量為54.86萬噸標準煤。
逐綠向新 以新產品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
1300畝土豆收入400萬元。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右翼前旗圣家營種植大戶安愛國用天脊硝酸磷肥將種土豆“種出了名堂”。
天脊化肥之所以品質出眾,關鍵在于其生產裝置的獨特性。從煤制氨源頭到產出硝酸磷肥,一粒硝酸磷肥的生產環節有7000多個工藝指標參數。近40年來,天脊集團累計為農業生產貢獻化肥3500萬噸,與之相應的是糧食產量增加了1.12億噸。
近期,由潞安化工機械集團承制的遠達環保首臺二氧化碳加氫制甲醇合成撬裝置順利產出“綠色”甲醇。相比國內主流的煤制甲醇技術(碳排放強度3.1噸CO2/噸甲醇),僅單套100噸/年甲醇合成裝置能帶來450噸的CO2凈減排量。
在潞安化工機械集團水煤漿水冷壁研發制造中心,記者看到了水冷壁班組正在進行作業。
作為潞安化機的核心產品——晉華爐3.0廣受市場歡迎,目前已應用于新疆天業、中泰化學等多家企業,涵蓋合成氨、煤制甲醇等多個領域,助力煤炭清潔高效利用。
新產品的“點‘綠’成‘金’”,描摹了企業的綠色發展藍圖,推動行業向清潔高效邁進。
綠水逶迤去,青山相向開。潞安化工集團在轉型發展中,始終將綠色作為高質量發展的底色,做到既利當前,更利長遠。每一次技術的革新,每一次產業的升級,都是對綠色低碳轉型的堅定承諾。
“清”與“綠”交相輝映,未來,潞安化工集團將以更加堅定的戰略眼光,錨定綠色發展的航向,夯實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根基。
(文 崔婷婷 高勇 申波)
責任編輯:李世臣
潞安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山西省長治市襄垣縣侯堡鎮
網站內容維護:集團新聞中心
Copyright : 2013-2021 Chinal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晉ICP備09009176號
本網站所刊登的各類信息,均為潞安化工集團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