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潞安化工集團網站 時間:2025-02-06 10:08:56
——2024年終報道之“育新”篇
“育新,我們要立足現有產業基礎,圍繞國家重大戰略方向,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重點在做優做強存量、做新做綠增量上下功夫,走‘專精特新’的發展道路。”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志清在集團中高級管理人員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專題培訓班上指明了“育新”的發展方向。
2024年,集團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著力培育新產業、研發新技術、催生新模式,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未來產業前瞻布局,持續開辟新的經濟增長點。集團所屬礦井瓦斯綜合利用項目建成投運28項,發電總裝機規模達181.7兆瓦;47MW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一期25MW)累計發電1614萬千瓦時;太行云動浸沒式數據中心冷卻液、儲能專用介電冷卻液已面向市場……
能源轉型 存量優化驅動綠色跨越
在當前能源結構調整和綠色發展的大背景下,做優做強存量能源資源顯得尤為重要。集團以優化煤層氣開發利用和加快新能源產業布局為切入點,通過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減少環境污染,助力實現綠色低碳發展。
煤層氣,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瓦斯。它因其危害重大,被稱為煤礦開采的隱形殺手。長期以來,集團致力于瓦斯的探索與治理,從簡單的加大通風預防到井下加井上立體式抽放,從簡單的防治到瓦斯綜合利用,逐步走出了一條高效治理、變害為寶的綠色發展之路。
踏入金源煤層氣公司王村—夏莊的鉆探作業區,機器的轟鳴聲一波一波地沖擊著耳膜。記者的目光瞬間被鉆井二隊那臺正在全力運作的鉆機牢牢吸引。锃亮的金屬機身,在陽光的照耀下折射出冷峻的光芒。為了實現煤炭和煤層氣開采的有效銜接,集團不斷加大煤層氣勘探開發力度,王村—夏莊完成2組U型井的鉆井、壓裂,年產抽采動能達到1400萬立方米;高河、余吾—古城南、余吾—古城北三個區塊年產抽采動能達到1700萬立方米。
在優化瓦斯開發利用方面,集團先后在余吾煤業公司、古城煤礦、常村煤礦、漳村煤礦、五里堠煤業公司等礦井建設了瓦斯利用項目,形成了“以用促抽,以抽保用”的新模式,提升了瓦斯抽采率和利用率,降低了瓦斯事故風險,改善了礦井通風條件,煤礦生產安全系數顯著提升。“我們結合集團各礦井瓦斯條件,引進低濃度瓦斯發電、乏風氧化、熱源撬等瓦斯利用技術,優先利用濃度在8%以上的瓦斯,積極探索利用濃度在8%以下的瓦斯,初步建成全濃度瓦斯利用模式。”金源煤層氣公司黨支部書記、執行董事馮緒興表示。
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是集團加快新能源產業布局的關鍵舉措。自2024年5月起,一期25MW項目逐步并網,至2024年7月中旬全部并網發電,全年累計發電達1614萬千瓦時。以這個項目為基礎,新能源分公司于2024年11月成立。下一步,集團將總結一期項目建設經驗,加速推進二期項目建設,并依托新疆國泰新華區域開發建設100MW光伏發電項目,布局“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力爭光伏裝機規模達到300MW以上。
“鏈”式拓展 構筑多元新產業版圖
一滴油,無聲無形,卻又無處不在。煤炭經過煤制油產業鏈費托蠟異構脫蠟、煤制烯烴等生產工藝,變成了純凈剔透的油液。2024年9月10日,在2024中國(太原)國際能源產業博覽會上,太行潤滑科技公司的浸沒式數據中心油冷裝置首次亮相。2024年11月20日,在集團化工新產品發布會上,太行潤滑科技公司“太行云動浸沒式儲能專用介電冷卻液”亮相。太行云動系列產品的研發與應用,不僅是聚焦數據中心與儲能領域熱管理挑戰的又一次技術突破,更是對傳統冷卻方式的顛覆性變革。
一粒肥,渺小至微,串聯起農業生產與全民生活的紐帶。2024年7月和9月,在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及陜西省榆林市開展的現場觀摩會上,天脊集團土豆專用肥以實實在在的高產高質,驚艷了參會眾人,也在業內掀起不小的波瀾,讓人們真切見識到優質肥料蘊含的磅礴能量。截至2024年11月底,生產銷售土豆專用肥14720.25噸。
在過去的一年中,集團在做新做綠增量上下功夫,產品開發和產業鏈延伸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特別是在高端專用產品的研發和生產上,展現了其強大的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針對優勢產品Ⅲ+基礎油、聚α烯烴和全合成潤滑油,繼續開發高端專用產品“延長板”。依托煤基清潔能源、太化新材料、恒通化工、國泰新華以及產業研究院等單位的技術和資源支持,集團有序推進了α烯烴的高值化利用、特種尼龍、高端PVC和塑料助劑等新材料的研發工作。充分利用國泰新華的地域優勢和資源優勢,進一步探索產業鏈的延伸,特別是向高端聚氨酯彈性體的方向發展。恒通化工公司充分發揮其地處市場前沿的優勢,以及已有的氯堿化工與石油化工耦合優勢,在做強做大特種聚氯乙烯樹脂(PVC)產品的同時,充分利用園區現有的丙烯、雙氧水原料優勢,延伸環氧丙烷(PO)、聚醚多元醇以及特種氣體等下游產品。不僅提升了自身的市場競爭力,還為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專精特新 解鎖能源新潛能
一年來,集團跟蹤布局未來新產業新賽道,突破一批標志性技術產品,打造一批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具備較強創新能力的優勢企業,加速形成新質生產力。
進入潞安化工機械集團新能源裝備分公司智能化生產車間,一群身著統一工裝的技能操作人員正全神貫注地忙碌著,他們的雙手如同靈動的舞者,緊張又嫻熟地組裝加工著“電解槽”。這也是潞安化機聯合清華大學、碳能科技研制的全省首臺ALK(堿性)電解槽裝備。2024年12月21日,全省首臺堿性水電解槽(晉華槽)在潞安化工機械集團正式下線。該裝備在進入市場后,可滿足不同客戶對綠氫的需求。它可以用于消納陸上風電、海上風電和光伏新能源發出的綠色電力,轉化為綠氫產品,廣泛應用于石油煉化加氫、氫冶金、電廠摻氨燃燒、加氫站等多個領域,促推“雙碳”目標加速實現。“目前,我們除了與清華大學、碳能科技聯合開發ALK(堿性)電解槽裝備外,還與大連化物所合作開發PEM(質子交換膜)電解槽,同時布局生物質氣化爐、二氧化碳電解制合成氨撬裝系統等新產品開發。”潞安化工機械集團新能源裝備分公司負責人王成林說。
氫能被稱為“零碳能源”,具有聯結可再生能源、儲能與終端應用的多元優勢,注定是未來能源格局里的中流砥柱。集團圍繞氫能產業從制造、儲存、運輸到使用各環節,開展氫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進氫能創新平臺建設、加快二氧化碳電轉化技術發展、探索氫能在工業領域示范應用、打造氫能產業集聚區、推進氫能產業重大項目實施、推廣二氧化碳電解制合成氣技術、實施耐火磚制氫裝置升級改造工程,實現綠色清潔能源全鏈條聯動發展,助力山西由“煤都”變“氫都”,實現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推動行業高質量健康可持續高速發展。
此外,集團還強化了尼龍產品種類的擴展,布局尼龍66產品,并同步推進生物尼龍5X及特種尼龍系列戰新產品的研發。通過形成焦化苯—尼龍6-尼龍66的完整產業鏈,集團成功打造了省內尼龍產業的新高地。
(文 郭強 張京)
責任編輯:李世臣
潞安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山西省長治市襄垣縣侯堡鎮
網站內容維護:集團新聞中心
Copyright : 2013-2021 Chinal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晉ICP備09009176號
本網站所刊登的各類信息,均為潞安化工集團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