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春走基層”活動回眸
在蛇年春節的喜慶氛圍中,潞安化工集團新聞中心精心策劃并開展了2025年“新春走基層”活動。這一舉措不僅彰顯了媒體人對時代脈搏的敏銳捕捉,更是一次深入基層、貼近群眾的生動實踐。眾多懷揣理想與熱情的記者,在這個特殊的節日里,奔赴幽深的百米井下、繁忙的工廠車間以及熱鬧的街頭巷尾,他們的身影成為春節期間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為了更好地展現這次活動的成果,我們特別邀請了部分參與“新春走基層”的記者、通訊員,請他們分享所見所聞、所感所悟。在他們的講述中,我們看到了基層的奮斗,見證了潞安的發展,更感受到了記者們在實踐中成長、在挑戰中磨礪的寶貴經歷。這些聲音,不僅是對時代的見證,更是對未來的期許,激勵著更多年輕人投身新聞事業,為講述潞安故事、傳遞正能量貢獻自己的力量。
產業技術研究院玻璃陶瓷研究所
踏入玻璃陶瓷研究所,門口對聯彰顯精益管理與“算賬”文化的成果。在負責人的引領下,我們仿佛踏入時光與技藝的殿堂。精巧的陶瓷作品琳瑯滿目,陶藝師王璐陽正雕琢蛇年陶瓷杯,雙手如舞者般靈動,賦予泥坯生命。我親身體驗陶藝,卻深感技藝之難,與王璐陽的精湛技藝形成鮮明對比。他專注地在泥坯上繪制蛇紋,每筆都蘊含深刻理解與精湛技藝。此行不僅是采訪,更是心靈的洗禮,傳承的不僅是制瓷手藝,更是精益求精、與時俱進的精神。玻陶所作為匠心傳承的“筑夢人”,將在新的一年全力開創陶瓷文化創意工作新局面。
——郭磊
太行潤滑科技股份公司
對記者來說,新春走基層是采集處理信息完成新聞報道的過程,也是一個百感交集、收獲感動的過程。我們感動于太行潤滑科技股份公司研發人員對于產品研發的熱情、付出和執著。因為有工作的熱情,所以當人們闔家團圓除夕守歲時,他們在實驗室里堅守,透過窗戶看見萬家燈火;因為有無悔的付出,所以談論起產品,他們總是帶著滿腔自豪感,帶著堅定的自信心;因為有執著的精神,所以當他們在實驗臺上,專心致志地操作各種精密設備,全神貫注地記錄各種數據時,平凡的形象仿佛籠罩了一層奪目的光輝。走進這個群體,他們的敬業、專注,他們的智慧、才干,他們的自信、開拓,讓記者深切地感受到,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有他們拼搏奮進,太行潤滑科技股份公司步履堅定從容,前景一片大好。
——郭艷霞
煤基清潔能源公司
在煤基清潔能源公司廠區,百米高塔與銀色管道交織成一幅現代工業的壯麗圖景。在這里,煤炭從固態變身為液態,成為高品質的油品和化工原料,變成一滴滴金貴的油、一粒粒高端特種蠟、一件件精細化學品、一瓶瓶高端燃料,融入千行百業,裝點五彩生活。
在采訪過程中,讓我們印象很深刻的是新型助熔劑的研發和使用,實現了殼牌爐100%全燒潞安煤。這項技術歷經上千次實驗,于2021年“誕生”,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目前還在不斷升級中。正如“清能實驗室”主任張國富所說:“新型助熔劑的研發和持續迭代優化,實現了高灰熔點煤在殼牌爐首次工業化長周期應用,為百萬噸油品產出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為踐行煤炭綠色革命貢獻力量,為國家戰略安全和儲能貢獻能量,潞安清能人正以實干和創新的姿態,向下一個春天進發!
——莉莎 郭泉
潞安美食街
春節前夕,作為“新春走基層”活動的記者,我們走進潞安美食街,沉浸式體驗這里的煙火氣和年味兒。
漫步在流光溢彩的街道上,我被熱氣騰騰的小吃攤和絡繹不絕的人群所吸引,仿佛置身于一場味蕾的盛宴。采訪過程中,印象最深的是古城煤礦牛肉丸子湯攤位的王小斌,他身著花棉襖,熱情地介紹著精心熬制的湯底,那專注的神情仿佛在雕琢一件藝術品,而國泰新華新疆羊肉串攤位前,幾位新疆舞者隨著歡快的音樂翩翩起舞,她們身著色彩鮮艷的傳統服飾,為這道美食增添了更多的文化氛圍。
在與大家的交流中,一位顧客興奮地向我描述她第一次嘗試海鮮疙瘩湯的驚喜,更多的人則沉浸在紅燈籠與熱氣騰騰的小吃營造出的濃濃年味中。這些平凡的瞬間,匯聚成潞安人幸福生活的縮影。
潞安美食街不僅是一場味蕾的盛宴,更是一場文化和情感的交融。這里的美食來自各個單位,凝聚著礦山人的智慧和汗水,也承載著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這次走基層,我們不僅品嘗到了各種美味,更看到了美食背后的礦山文化和職工們的幸福生活。
——郭強
古城煤礦
臘月寒冬,古城煤礦運輸戰線上暖流涌動。宣傳部部長王暕熱情接待,與我們敲定選題——聚焦普通員工新年小目標。裝車隊楊師傅盼安全高效裝車,操作員付美鑫誓提裝車效率,通訊員靳濤不畏嚴寒穿梭拍攝。他們的話語中透露出對工作的熱愛與執著,如“熬夜改稿的成就感”“卷到凌晨三點還能笑出聲”。
這群基層員工將“小目標”作為火種,在各自崗位上默默燃燒,展現出非凡的熱情與擔當。新春走基層,我們不僅帶走了這些動人的故事,更帶走了一團能抵御嚴寒的熱情火種。這趟旅程,讓我們深刻感受到基層員工的熱血與奉獻,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責任與使命,為寒冷的冬日增添了無盡的溫暖與力量。
——崔婷婷
太化新材料公司
新春之際,我來到太化新材料公司鍋爐車間,感受節日的濃厚氛圍。在采訪中,我遇到了一位新分配的大學生陳向。新上崗半年多的他,已能熟練操作氨水取樣、出料等脫硫工藝環節,在脫硫裝置區獨當一面。
這次走基層,我見證了許多在春節期間堅守崗位的瞬間。當家家戶戶張燈結彩,歡聲笑語不斷時,他們在崗值守,時刻繃緊著安全這根弦,為企業的安全生產默默奉獻著。
在采訪過程中,我發現了很多人的新年愿望是“希望太化新材料公司一年更比一年好”。比如,在和已經連續5個春節在崗的車間主任馬稼祥聊天時,他說:“新的一年,希望車間通過技改不斷提高鍋爐熱效率,降低能耗,保持穩運連運。”
這次新春走基層,我不僅收獲了豐富的新聞素材,更深刻體會到了節日期間堅守崗位的那份責任與擔當。未來,我將繼續深入一線,用鏡頭和筆觸記錄更多真實、動人的故事。
——郭丁丁
潞安工程公司
臘月二十三,新春走基層記者探訪潞安工程公司礦井充填分公司常村充填站。一進門,職工們正忙碌拍攝新年祝福,和諧歡樂的氛圍洋溢,年味濃厚,展現了祥和的工作環境。
作為煤炭綠色開采先鋒,潞安工程公司充填分公司通過技術創新與高效管理,保障礦區生態安全,推動資源高效利用和綠色礦山建設,實現了資源開發與生態保護的“雙贏”。在燈火璀璨的節日里,職工們用汗水詮釋責任,展現了對綠色未來的執著追求。
在這里,技術創新與奮斗精神交相輝映,為煤炭行業轉型升級提供了生動注腳,也為春節增添了別樣的“奮斗年味”。
——牛娜
余吾煤業公司
12月23日,走進余吾煤業公司,記者深切感受到了企業對員工的深切關懷。在“宴會美食城”,品種繁多的小吃讓人垂涎欲滴。這不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企業對員工生活品質提升的具體體現。
采訪過程中,我們了解到公司為了真正解決員工的急難愁盼,廣泛征集員工意見,精心實施了一系列民生實事項目。從面對面詢問到發放意見征集表,每一個細節都透露出對員工的用心。
這次新春走基層活動,不僅讓我收獲了豐富的采訪素材,也深刻感受到了公司對員工的關懷,而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此刻也感悟到最美的風景在基層。
——李康 張錦秀
常村煤礦
走進常村煤礦,眼前是整潔蓬勃的礦山景象,更洋溢著創新與綠色發展的氣息。辦公樓電子屏上的標語,如“深耕‘算賬’文化”“價值成就你我”,展現了礦井推動高質量發展、深化改革的決心,致力于提升職工幸福指數。
在綜采二隊,微小技術革新如卡箍加固、光潔度標識等,體現了基層隊組對安全與效益的極致追求。同時,礦井在科技創新上投入巨大,如瓦斯抽采、巷道加固等關鍵技術取得突破,彰顯科技賦能安全的戰略眼光。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該礦將黨建與績效深度融合,以“價值黨建”擰緊責任鏈條,每個崗位都成為價值創造的支點。這種自上而下的改革與自下而上的創新活力,構建了獨特的“常村模式”。
離開時,回望所見,常村煤礦不僅打造了一支技術過硬、富有創新精神的技術隊伍,更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全面加快建設新時代標桿礦井。從“算賬”理念到行動,常村煤礦正以破繭之姿,昭示著價值創造的重要性,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孔靜
煤基合成油公司
在煤基合成油公司溝通交流、了解情況、跟隨采拍等環節中,我們切身感受到了這里干部員工兢兢業業、踏踏實實的工作態度。雖然年關將至,項目招標、與技術代表交流、實施改造等工作依然有序推進。進行監測、分析數據、研究對策、采取措施已經成為各車間的常態。
轉產改造的三年,是煤基油人一千多個殫精竭慮的日日夜夜。今年,他們要重點落地循環水消污、濃鹽水再利用等多個技改項目。當天,我們準備離開的時候,外地的技術公司代表正好趕來,他們馬上又投入到緊張的技術交流中。我們相信,煤基油人會帶著這份用汗水與努力書寫的成績單繼續闊步前行,為企業的扭虧脫困再立新功。
——張小橫
潞安化機集團
行進在潞安化機集團新能源裝備分公司智能化生產現場,上下舞動的機械臂吸引著記者的目光,這里是潞安化機剛剛建成的山西省首條GW級晉華槽自動化生產線。記者看到一位身著藍色工裝、頭戴紅色安全帽的人員正在仔細檢查著各條生產線的情況,這便是我們今天要采訪的對象——新能源裝備分公司調度員李仲平。
李仲平初次接觸晉華槽的生產工藝流程時,展現出了積極的求知欲,學習各項相關知識,用了僅僅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助力全省首臺晉華槽在潞安化機下線,這也成為他人生路中的一個亮點。跟隨李仲平的腳步,記者也對晉華槽在助力潞安化機轉型升級方面充滿了信心。
——滿浩程 陳陽
郭莊煤業公司
我們走進郭莊煤業公司洗煤廠時,零度以下的氣溫與廠區蒸騰的熱氣交織。在轟鳴的機器聲中,我卻被兩處“靜默的革新”打動——雨水收集池旁新挖的沖泥溝蜿蜒如墨線,新能源鏟車充電樁在雪地里泛著幽幽藍光。
采訪時,劉晉副廠長隨手撿起一塊煤矸石,在水泥地上畫出改造前后的對比圖。他笑稱這是“煤業工程師的即興教案”。更讓我難忘的是鏟車司機武志剛展示的“新舊對比照”:手機相冊里,去年此時他滿臉煤灰,如今藍色工裝竟纖塵不染。工友打趣這是“從煤礦工人變身白領”。
這些穿著工裝的“綠色詩人”,正用扳手和智慧,在煤海中書寫春天的詩行。
——申呈琛
寺家莊公司
“誰說女子不如男!”這句古話,用在寺家莊公司的女工家屬協管員身上頗為恰當。她們都說自己干的都是一些小事,但正是無數小事交疊,構成了寺家莊公司一抹靚麗的底色。
在采訪當天上午八點半,當記者來到寺家莊公司的通風二隊時,一場集團“安全一號”文件宣講正在開展。女工家屬協管員郝曉蕊和她的姐妹們早在七點多就已經開始了準備工作,宣講內容、安全慰問的禮品、快問快答環節的流程,還有熱乎乎的姜茶,每個環節她們都一絲不茍。她們忙碌在井口服務站、入井通道等地,在礦山唱響愛的歌謠。
聚沙成塔,如此多的“她”集合起來,構筑起更加美好的未來。
——靳濤
責任編輯:李世臣